
图注: 荒漠收获蚁和针毛收获蚁的区别方法。另外,针毛收获蚁的工蚁是单型的,并不存在“大型工蚁”这种品级,故此做出更正。
Distribution(分布)
中国甘肃(酒泉、民勤)、内蒙古(阿拉善盟)。
Biology(生物学)
根据目前的记录情况来看,荒漠收获蚁限分布于 N 38°~40°, E 101°~105° 阿拉善高原的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或交界处的覆沙戈壁和沙砾质荒漠。
它们主要收获和取食白刺属(Nitraria L.)植物的种子(以小果白刺 Nitraria sibirica Pall. 和唐古特白刺 Nitraria tangutorum Bobrov 为主),这也正是最初中文名的命名原因。同时,该蚁种还少量收获禾本科(Gramineae)牧草的种子。一般喜筑巢于白刺堆附近的沙砾质土壤。巢穴洞口直径 1.2~1.8 cm,巢外堆土半径 11~18 cm,堆土高 1.80~6.30 cm。
中国有记录的子阶元
抱歉,没有记录。
中国未记录(或不确定)的
抱歉,没有记录。
References(参考文献)
[1] 宋伶英, 贺达汉. 2009. 中国收获蚁属分类及沙漠地区两新种记述(膜翅目:蚁科).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7):720-725.
[2] 宋伶英, 贺达汉, 孙幸福. 2007. 陕甘宁蒙沙漠地区蚂蚁区系研究. 28(4):5-11.
版权声明(Copyrights):本站内容版权不开放。本站对所有本站原创的内容或图片具有完全著作权及版权,对单独授权本站使用之文字、图片等内容亦有维护原作者权益之责任,以上内容未经许可,严禁下载、线下保存、转载或部分转载。如遇侵权,本站有权追责。追责按照文字按照国内新媒体通行标准¥1/字符作为基础计价,图片按照国际图库通行中图价格$150/幅作为基础计价,索赔计价为索赔时间减去盗版起始时间,每年溢价50%,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即若为3年前盗版,即为索赔基数乘以2.5)。此外,侵权人需承担诉讼费等全部维权费用。本站内容尤其严禁转载、编辑至百科类网站,针对此种侵权,本站直接向行为人索赔。并且,本站有在不对侵权人/机构通知的情况下直接通过但不限于网站、微博等媒体对其包括但不限于实名、机构名等信息进行曝光之权利。
本站除原创内容外还有部分内容来自开放版权内容和对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的引用、整理,所引用的开放版相关图片、文字已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说明;已发表学术文献已于结尾按照论文惯例标注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