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pone Emery,1892 (隐猛蚁属, 台湾地区:隐针蚁属)
以下关于隐猛蚁属的生物分类地位,尽可能遵照最新的分类系统构建,并以物种网数据库中的关联顺序排列展开。但是,不同学者往往在分类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本系统立足本站观点,结果仅供参考。
└·生物分类系统(Biota By Systema Naturae)
└·真核生物域(Eukaryota)
└·动物界(Animalia)
└·两侧对称动物亚界(Bilateria)
└·原口动物支(Protostomia)
└·蜕皮动物次亚界(Ecdysozoa)
└·裂足动物超门(Panarthropoda)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六足动物亚门(Hexapoda)
└·昆虫纲(Insecta)
└·膜翅目(Hymenoptera)
└·细腰亚目(Apocrita)
└·胡蜂总科(Vespoidea)
└·蚁科(Formicidae)
└·猛蚁亚科(Ponerinae)
└·隐猛蚁属(Cryptopone)
重要提示:由于文字撰写和图片授权付出了编辑的很大努力,所以,未经许可,本站原创和独家接受授权的那部分文字和图片是不能转载或引用的哦。相关版权协议,详情请见底部的版权声明。注意哦,只要您继续浏览本页下面的内容,即视为同意该声明。谢谢合作~
模式:
Amblyopone testacea Motschulsky
建属文献(法):Emery, C. 1892. Diagnoses de cinq nouveaux genres de Formicides. Bull. Soc. Entomol. Fr. 61: 275-277.
中型猛蚁,工蚁复眼小或缺,一般不多于10个小眼。上颚三角形,拒绝边有齿,在上颚侧面基部附近有一小凹陷。触角基部和额叶紧凑,被唇基向上的突起分割。腿部胫节外侧混生刚毛和柔毛。
在全世界有分布,主要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目前已知亚洲分布18种(2003),美洲1种(2003),澳大利亚1种(2001)。
本属蚂蚁一般在石块下的土中或腐烂的木头中做巢,有限的资料显示其巢穴规模小,规模大约有100个体。主要在地表觅食,如落叶层、腐烂的木头。目前认为其腿部胫节浓密的披毛在穿过狭窄的过道时能起到辅助探测作用(注:如同猫的胡须)。

图注: Cryptopone gilva工蚁标本背面观(大)和侧面观(小)。
Distribution(分布)
中国安徽、福建、广西、贵州、河南、湖北、湖南、台湾、云南;朝鲜,韩国,日本。
中国有记录的子阶元
中国未记录(或不确定)的
抱歉,没有记录。
版权声明(Copyrights):本站内容版权不开放。本站对所有本站原创的内容或图片具有完全著作权及版权,对单独授权本站使用之文字、图片等内容亦有维护原作者权益之责任,以上内容未经许可,严禁下载、线下保存、转载或部分转载。如遇侵权,本站有权追责。追责按照文字按照国内新媒体通行标准¥1/字符作为基础计价,图片按照国际图库通行中图价格$150/幅作为基础计价,索赔计价为索赔时间减去盗版起始时间,每年溢价50%,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即若为3年前盗版,即为索赔基数乘以2.5)。此外,侵权人需承担诉讼费等全部维权费用。本站内容尤其严禁转载、编辑至百科类网站,针对此种侵权,本站直接向行为人索赔。并且,本站有在不对侵权人/机构通知的情况下直接通过但不限于网站、微博等媒体对其包括但不限于实名、机构名等信息进行曝光之权利。
本站除原创内容外还有部分内容来自开放版权内容和对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的引用、整理,所引用的开放版相关图片、文字已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说明;已发表学术文献已于结尾按照论文惯例标注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