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page(蚁网首页)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1972 (红火蚁)
 
以下关于红火蚁的生物分类地位,尽可能遵照最新的分类系统构建,并以物种网数据库中的关联顺序排列展开。但是,不同学者往往在分类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本系统立足本站观点,结果仅供参考。

└·生物分类系统(Biota By Systema Naturae)
 └·真核生物域(Eukaryota)
  └·动物界(Animalia)
   └·两侧对称动物亚界(Bilateria)
    └·原口动物支(Protostomia)
     └·蜕皮动物次亚界(Ecdysozoa)
      └·裂足动物超门(Panarthropoda)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六足动物亚门(Hexapoda)
         └·昆虫纲(Insecta)
          └·膜翅目(Hymenoptera)
           └·细腰亚目(Apocrita)
            └·胡蜂总科(Vespoidea)
             └·蚁科(Formicidae)
              └·切叶蚁亚科(Myrmicinae)
               └·火蚁属(Solenopsis)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重要提示:由于文字撰写和图片授权付出了编辑的很大努力,所以,未经许可,本站原创和独家接受授权的那部分文字和图片是不能转载或引用的哦。相关版权协议,详情请见底部的版权声明。注意哦,只要您继续浏览本页下面的内容,即视为同意该声明。谢谢合作~
次异名:
Solenopsis saevissima wagneri Santschi, 1916

俗名:
red imported fire ant (RIFA) (English)
Rote importierte Feuerameise (German)
火蚁
无敌火蚁(拉丁名原意)
入侵红火蚁
外引红火蚁
输入性红火蚁
泊来红火蚁(台湾)

种小名“invicta”意为“无敌的”,因其难以防止而得名,本应按照拉丁文本意翻译成“无敌火蚁”,但很多报纸和网络媒体在报道此种蚂蚁时使用了“红火蚁”的名称,这是不负责任的,也有误导大众的嫌疑,但由于流传过于广泛,我们只能表示承认该译法,而且连文献中都使用了这个译名,因此本站在此处也使用“红火蚁”这个译名。另外,其俗名、通用名——火蚁,则指其蜇伤后会出现火灼感,不过这个名称是不正规的,而且与火蚁属(Solenopsis)重名,容易产生歧义,故不使用。

央视新闻中曾连续两年(2020-2021)错误地使用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的照片作为红火蚁的新闻图片,致使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将黄猄蚁当做入侵物种杀灭。黄猄蚁实为我国本土蚁种,早在公元前304年就有用其防治柑橘害虫的记录。

红火蚁的模式产地位于美国和巴西。

工蚁:体长2~9mm,多型。上颚4齿,触角10节,身体红色到棕色,后腹部黑色。头部近正方形至略呈心形,长1.00~1.47mm,宽0.90~1.42mm。头顶中间轻微下凹,不具带横纹的纵沟;唇基中齿发达,长约为侧齿的一半,有时不在中间位置;唇基中刚毛明显,着生于中齿端部或近端;唇基侧脊明显,末端突出呈三角尖齿,侧齿间中齿基以外的唇基边缘凹陷;复眼椭圆形,最大直径为11-14个小眼长,最小直径约8-10个小眼长;触角柄节长,兵蚁柄节端离头顶约0.08至0.15倍柄节长,小型工蚁柄节端可伸达或超过头顶;前胸背板前侧角圆至轻微的角状,罕见突出的肩角;中胸侧板前腹边厚,厚边内侧着生多条与厚边垂直的横向小脊;并胸腹节背面和斜面两侧无脊状突起,仅在背面和其后的斜面之间呈钝圆角状;后腹柄结略宽于前腹柄结,前腹柄结腹面可能有一些细浅的中纵沟,柄腹突小,平截,后腹柄结后面观长方形,顶部光亮。下面2/3或更大部分着生横纹与刻点。

虽同一蚁巢个体间颜色比较一致,但种内颜色变化大,双色,头、胸从桔红色至深红褐色,柄后腹从褐色及第1背板上有大斑,至黑褐色。三角形额中斑和其后的窄中纵沟颜色在大多数标本中均明显深于周围区域。在同一蚁巢中,小型工蚁颜色深于大型工蚁 。


图注: 红火蚁的工蚁,正面观,摄影:April Nobile,标本采集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埃格林)),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图注: 红火蚁的工蚁,侧面观,摄影:April Nobile,标本采集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埃格林)),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图注: 红火蚁的工蚁,背面观,摄影:April Nobile,标本采集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埃格林)),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图注: 红火蚁的工蚁,正面观,摄影:April Nobile,标本采集于巴拉圭,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图注: 红火蚁的工蚁,侧面观,摄影:April Nobile,标本采集于巴拉圭,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图注: 红火蚁的工蚁,背面观,摄影:April Nobile,标本采集于巴拉圭,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图注: 红火蚁的工蚁,正面观,摄影:April Nobile,标本采集于巴拉圭,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图注: 红火蚁的工蚁,侧面观,摄影:April Nobile,标本采集于巴拉圭,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图注: 红火蚁的工蚁,背面观,摄影:April Nobile,标本采集于巴拉圭,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雌蚁:体长5.9~8.3mm。


图注: 红火蚁的雌蚁,正面观,摄影:April Nobile,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图注: 红火蚁的雌蚁,侧面观,摄影:April Nobile,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图注: 红火蚁的雌蚁,侧面观,摄影:April Nobile,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图注: 红火蚁的雌蚁,背面观,摄影:April Nobile,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图注: 红火蚁的雌蚁和工蚁,侧面观,本图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动植物检疫研究所的陈克、陈乃中两位老师拍摄并授权本站使用。


雄蚁:体长5.4~6.3mm。


图注: 红火蚁的雄蚁,正面观,摄影:April Nobile,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图注: 红火蚁的雄蚁,正面观,摄影:April Nobile,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图注: 红火蚁的雄蚁,侧面观,摄影:April Nobile,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图注: 红火蚁的雄蚁,侧面观,摄影:April Nobile,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图注: 红火蚁的雄蚁,背面观,摄影:April Nobile,图片来源:www.AntWeb.org
Distribution(分布)
中国澳门、重庆(万盛、坪坝、九龙坡、北碚、綦江、渝北、垫江)、福建(福州(台江、苍山、马尾、晋安、长乐、闽侯、连江、罗源、平潭、福清)、厦门(海沧、湖里、集美、同安、翔安)、莆田(城厢、涵江、荔城、秀屿、仙游)、三明(梅列、三元、清流、沙县、永安)、泉州(鲤城、丰泽、洛江、泉港、惠安、安溪、永春、石狮、晋江、南安)、漳州(芗城、龙文、云霄、漳浦、诏安、长泰、东山、平和、华安、龙海)、南平(延平)、龙岩(新罗、永定、上杭、武平、连城)、宁德(蕉城、霞浦、古田、屏南、福安))、广东(广州(荔湾、海珠、天河、白云、黄埔、番禺、花都、南沙、从化、增城)、韶关(武江、浈江、曲江、始兴、仁化、翁源、乳源、新丰、乐昌、南雄)、深圳(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岗、盐田、光明、坪山、龙华、大鹏)、珠海(香洲、斗门、金湾)、汕头(潮阳)、佛山(禅城、南海、顺德、三水、高明)、江门(蓬江、江海、新会、台山、开平、鹤山、恩平)、湛江(赤坎、霞山、坡头、麻章、遂溪、廉江、雷州、吴川)、茂名(茂南、电白、高州、化州、信宜)、肇庆(高要、封开、德庆、四会)、惠州(惠城、惠阳、博罗、惠东、龙门、大亚湾、仲恺、罗浮山)、梅州(梅城、梅县、大埔、五华、平远、蕉岭、兴宁)、汕尾(城区、海丰、陆河、陆丰)、河源(源城、紫金、龙川、连平、和平、东源)、阳江(江城、阳西、阳东、阳春)、清远(清城、清新、佛冈、阳山、连山、连南、英德、连州)、揭阳(揭西、惠来、普宁)、云浮(云城、新兴、云安、罗定)、东莞、中山、潮州(湘桥、潮安、饶平))、广西(南宁(兴宁、青秀、江南、西乡塘、良庆、邕宁、武鸣、隆安、上林、宾阳、横县)、柳州(城中、鱼峰、柳南、柳北、柳江、柳城、鹿寨、融安、融水)、桂林(叠彩、雁山、阳朔、灵川、平乐、荔浦、恭城)、梧州(万秀、龙圩、长洲、苍梧、藤县、蒙山、岑溪)、北海(银海、铁山港、合浦)、防城港(防城)、钦州(钦南、钦北、灵山、浦北)、贵港(港北、港南、平南、桂平)、玉林(玉州、容县、陆川、博白、兴业、北流)、百色(右江、田阳、田东、平果、靖西)、贺州(八步、平桂、昭平、钟山、富川)、河池(金城江)、来宾(兴宾、象州、武宣、金秀)、崇左(江州、扶绥))、贵州(贵阳(云岩、花溪、清镇)、六盘水(六枝、水城、盘州)、遵义(怀仁)、安顺(镇宁、关岭)、铜仁(碧江)、黔西南(兴义、兴仁、贞丰、望谟、册亨、安龙)、黔东南(凯里、榕江、从江)、黔南(都匀、福泉、荔波、平塘、罗甸、长顺、惠水、三都))、海南(海口(秀英、龙华、琼山、美兰)、三亚(海棠、吉阳、天涯、崖州)、儋州、五指山、琼海、文昌、万宁、定安(黄竹)、屯昌、澄迈、临高、白沙、陵水、琼中)、湖北(武汉(蔡甸))、湖南(长沙(岳麓)、邵阳(武冈)、永州(江华))、江西(赣州(章贡、南康、赣县、信丰、上犹、安远、龙南、定南、全南、于都、兴国、会昌、寻乌、石城、瑞金)、吉安(吉州、青原、吉安县、安福)、上饶(信州、上饶县))、四川(攀枝花(东区、西区、仁和、米易、盐边)、凉州(西昌、德昌、会理、宁南))、台湾、香港、云南(昆明(西山、东川、呈贡、宜良、石林、禄劝、安宁)、曲靖(麒麟)、玉溪(红塔、澄江)、丽江(华坪)、普洱(思茅、宁洱、墨江、景谷、镇沅、澜沧)、临沧(临翔、凤庆、云县、镇康、双江、耿马、沧源)、楚雄(楚雄市、永仁、元谋、武定)、红河(个旧、开远、蒙自、屏边、弥勒、元阳)、文山(文山市、砚山、丘北、广南、富宁)、西双版纳(景洪、勐腊)、德宏(瑞丽、芒市、梁河、盈江、陇川))、浙江(温州(瓯海、洞头)、绍兴(越城)、金华(婺城、金东)、台州(仙居)、丽水(莲都));澳大利亚,夏威夷,美国,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阿鲁巴,巴西,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大安的列斯群岛,墨西哥,蒙特塞拉特,荷属安的列斯,巴拉圭,波多黎各,圣马丁(法国部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
Biology(生物学)
部分地区红火蚁入侵时间表:美国(约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2001年)、新西兰(2001年);中国台湾(2003年,中国第一次发现)、广东吴川(2004年,中国大陆第一次发现)、香港(2005年)、澳门(2005年)。截止至2019年,红火蚁已遍布我国12个省(区、市)、378个县(区、市)。而仅在5年前的2014年,这个数值还只是9个省(区、市)、217个县(区、市)。

红火蚁是一种名声和破坏力远远大过法老小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和细足捷蚁(Anoplolepis gracilipes)的入侵物种。它们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入侵昆虫,它们从拉美起源,一路向北推进,轻易入侵美国,成为美国南部人们野餐时最不欢迎的访客。它们已经攻克了美国3亿英亩的土地,“美国人尝试了从化学武器到对着蚂蚁撒尿等各种手段”,但它们依然在美国的大地上以每年200千米的速度向前推进,而且它们已经向世界“进军”,这其中便包括中国。红火蚁是最近进入中国的入侵物种,也是IUCN收录的最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

从根本上来说,红火蚁是里氏火蚁(Solenopsis richteri)的一支。红火蚁原产南美,在1972年被正式命名,但早在20世纪初在原产地已受到注意,被记录在残暴火蚁(Solenopsis saevissima)名下。20世纪的30年代至40年代,甚至更早的时间,红火蚁和后来被同时正式命名的里氏火蚁从南美带入了美国。但在60年代,人们才切实注意到入侵的火蚁其实有2个类型。1972年,Buren对有关的火蚁进行了分类研究,里氏火蚁被赋予了种级地位,并将里氏火蚁的一支作为一个种描述成红火蚁,作为新种发表。几年后,Wojcik 等人研究了佛罗里达州的火蚁,并制订了热带火蚁(Solenopsis geminata)、棉火蚁(Solenopsis xyloni)和红火蚁的鉴别检索表。1991年,Trager完成了美洲的火蚁属geminata组的总结性研究,涉及20种与2杂交种,并制订了它们的检索表。根据文献的记载,在早期的关于消灭里氏火蚁的文献多指红火蚁(Ebeling, 1975)。

这些火红色的小蚂蚁体长3~6毫米,有大、中、小3型工蚁,较为亮丽的红色外观使它们极易与其它蚂蚁区分开。红火蚁的传播主要分为人为传播和自然扩散两种方式。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靠人,它们潜藏在从分布地或疫区进出口的土壤等中,如肥料、培养土、草皮和含有土壤的盆花、种苗,甚至运输工具、农耕工具,以及货柜集装箱等。近距离传播和扩散则靠婚飞,有时它们也会从水流上游漂流到下游。


图注: 红火蚁的大型工蚁(左)和小型工蚁(右)


红火蚁的寿命与体型有关,一般来说小型工蚁的寿命在30~60天,中型工蚁寿命在60~90天,大型工蚁为90~180天,而蚁后寿命则在2~6年。别看它们的寿命也许并不长,可是由卵到羽化为成虫大约只需要22~38天,再加之它们极快的繁殖速度,蚁后每天可最高产卵800枚(IUCN数据,另有文献称可达到1500枚),一个多后蚁群每天共可以产生2000~3000枚卵,如果食物充足时产卵量即可达到最大,便可使出生率远远大于死亡率。红火蚁为单或多后制群体,一个成熟的蚁巢的工蚁数量可以达到24万只,典型蚁巢则为8万只(Vinson and Sorenson, 1986)。通常来说,红火蚁会选择在雨后的2天内进行婚飞,而且婚飞是全年进行的,参与婚飞的繁殖蚁数量也是非常之多。这种婚飞规模在蚂蚁中是极为罕见的,大大加大了消灭红火蚁工作的难度。婚飞过后,强壮者通常会建立单后蚁群,体弱者则通常选择一起建立新的多后蚁群。


图注: 行进中的红火蚁,有翅的为生殖雌蚁。此外,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蚂蚁的体型分化(大型工蚁(左)、中型工蚁(中)、小型工蚁(其它))


图注: 红火蚁的雄蚁


红火蚁的蚁巢向外突起呈丘状,直径一般小于46cm。当蚁丘受到破坏时,工蚁将异常愤怒。其可用后腹部的尾刺进攻入侵者,一般被蛰刺后次日会有水疱出现。红火蚁和其它具有入侵性的蚂蚁物种一样,是非常亢奋的捕食者,更糟糕的是,它们具有非常厉害的蜇针,这在同等体型的蚂蚁中是非常少有的。红火蚁的上颚可咬,尾刺可蛰,一旦被叮咬,有过敏体质的人要格外注意,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被红火蚁攻击后的地方会有瘙痒、剧痛、灼热等感觉(感觉因人而异,也与被其攻击的次数、部位有关),通常会持续1小时以上,接着皮肤起水泡,还会红肿化脓,大部分的人10天左右便可复原,但通常会留下一些疤痕。若脓泡破裂,则常易引起细菌感染。在红火蚁的蜇针中包含自然生物碱毒素,是引起疼痛,诱发脓包的主要物质。此外,毒素中还包含水溶性蛋白质、多肽和其它小分子物质,并能够导致敏感人群的过敏反应。如果有过敏体质,就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出现更严重的休克,甚至有可能死亡。小动物被红火蚁攻击后更容易休克,成为红火蚁的美餐。


图注: 红火蚁的蚁巢,看似风平浪静的一个个不起眼的小土堆,却暗藏着杀机。蚁网网友拍摄于广州白云区


厉害的武器造就了红火蚁火爆的脾气,它们进攻一切它们认为不该存在的事物,驱逐、杀死或摧毁它们。这些小昆虫极容易被电磁波惹恼,它们会成群地攻击电子线路,经常造成电线短路甚至引发小型火灾。飞禽走兽,甚至植物也难逃其害。工蚁食性广泛,在捕杀昆虫、蚯蚓、青蛙、蜥蜴、鸟类和小哺乳动物的同时也采集植物种子。正因为这样,红火蚁给被入侵地往往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大敌。在红火蚁的重灾区,如任其繁殖横行,地表的植物幼芽、果实都会被吃光,地下的根果、多年生草根如苦苦芽和蒲公英的根果都是红火蚁的食物。有些幼小动物、鸟蛋也会遭灭顶之灾,成年兽类不逃走的也会被咬死吃掉。土壤动物如蚯蚓、地老虎,穴居小动物如田鼠、黄鼠狼、蛇类等都会被重创。更糟糕的是它们搬移和取食植物的种子,改变种子植物的比例和生长分布,使自然生态严重失衡。红火蚁入侵住房、学校、草坪等地,与人接触的机会较多,叮咬现象时有发生。在美国,有超过4000万人生活在红火蚁的入侵区,每年有超过1400万人被红火蚁叮咬过。在1998年的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便有3.3万人被红火蚁咬伤,其中660人出现休克,2人死亡。


图注: 被红火蚁咬伤的图片,这只手臂上已经密密麻麻地长满了水疱


因此,红火蚁必须防治。在国外,也总结了一些防控红火蚁的经验,总的经验是悲观的——一旦其扩散开来,防控难度会很大,但也有成功的,新西兰就是成功阻击了红火蚁的国家。2001年初,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同时发现红火蚁入侵,但红火蚁在新西兰的发生高度集中,只发现了一个大蚁巢,在人工杀灭后继续进行广泛的疫情监测。在2002年,新西兰官方宣布已经将其根除之后,仍然制订了2年根除计划和5年监测计划。澳大利亚也颇有斩获,在红火蚁入侵的初期就进行了有力响应,根除效果已达99.98%。目前较成熟的防治方法仍是化学防治,其中“两步法”是应用最普遍的防治方法,是目前所有方法中防效性和持效性最好的措施。这种方法是先通过撒播毒饵以降低红火蚁的种群密度,然后再对单个蚁巢进行杀灭。可目前的事实就是,它们在其它地区依然在前进......

在我国,红火蚁入侵形势很严峻。自2004年9月广东省吴川地区局部发现红火蚁后,在南方,红火蚁迅速扩散,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省、自治区均有灾情。目前在我国,红火蚁中已有从单后群体成长起来的多后群体,占到了全部群体的80%。它们可能威胁我国南方大多数省份,由于其在北美曾和近缘种杂交而产生耐寒能力,笔者认为目前必须马上予以确认其与国内近缘种杂交的可能性以便制定相应的对策。我国红火蚁的来源可以通过线粒体基因追踪——这是只能由母亲传递给后代的基因。2005年,曾玲等分析了来自中国首个被发现的入侵地——广东吴川的样本,发现其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红火蚁相同,这些红火蚁是来自美国的。但是,2006年和2007年采集的标本的基因分析却表明,这次采集的红火蚁共有3个类型母体基因,很可能是分为三批(或由三群蚁后)入侵到我国的,但这三批的基因均与阿根廷分布的红火蚁相同,因此推测其很可能是通过来自南美的贸易或活动入侵我国的。可是,2011年和2012年采集的另一批标本分析则和2005年的结果相似,认为其只来自于美国南部。这些结果表明,我国红火蚁的来源很复杂,可能它们已经潜伏了很长时间,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但是,毫无疑问,它们已经落地生根,形成了自然种群,并且开始了征服之旅。

截止2014年,在我国已知有22种鸟类、1种两栖动物和18种蜥蜴受到其扩散的影响。红火蚁也被发现对荔枝林中的无脊椎动物数量造成了影响,特别是减少了毛虫及其天敌的数量,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害虫,但这不过是“黑吃黑”——一类害虫的消亡变成了另一类害虫的兴旺。在荒地和草坪,本地蚂蚁受到了强烈的冲击,33%~46%的本土蚂蚁物种在入侵过程中受到了冲击,这种冲击在蚁巢附近5米内极大。本土蚂蚁也在做出奋力抵御,但是有关的研究较少,我们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能够喷射毒雾的蚂蚁族群可能会有较好的抵御和克制红火蚁的能力。因此,在应对红火蚁入侵的时候,请务必保护好本土蚂蚁,这会减轻我们的压力。还有研究认为,另一种早年入侵我国、对人危害较小的蚂蚁——来自非洲或亚洲其它地区的黑头酸臭蚁(Tapinoma melanocephalum)也正在为了守住地盘奋力战斗着,它们被认为是一种在红火蚁的威胁下可勉强自保的蚁种,不过这还不是个定论。此外,蚁蚤蝇(Pseudacteon spp.)也被科学家视为是对付红火蚁的得力助手。

薛大勇等分析,如果红火蚁最后扩散完成的话,该虫在中国的分布将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华中和西南省份以及华北的局部地区。威盛(Vinson)曾认为入侵红火蚁的越冬北界不低于年最低温度—17.18℃的界限,如果据此推断,其北界扩散区域可达到河北南部和天津,甚至涉及北京边缘,其向西扩散可达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以南)地区。

在这里,笔者也特别提醒红火蚁发现地相应省份和周边省份的朋友注意,在户外,特别是在草地活动时千万不可赤脚,衣服和鞋袜要放在蚂蚁爬不到的地方,以免造成蜇伤。特别注意那些在上边活动着为红色或暗红色蚂蚁的、大小不一的小丘状蚁巢。这些蚁丘高达5~30 厘米,底部直径5~50厘米。

即使有几年观察蚂蚁的经验,并且在采取防护的情况下,笔者也不建议近距离观察这些蚂蚁。如果发现红火蚁巢穴,也不要擅自采取行动或骚扰蚂蚁,这些蚂蚁可以在被惊扰后立即做出反应,60 ~90秒内就能达到最大的“兵力输出”。如果已经惊扰到它们,请立即撤离,它们如果找不到攻击对象,会在20~60秒内返回巢穴。个人捣毁、破坏蚁巢的行为都有可能带来猛烈攻击,特别是要避免婴幼儿出现这类不当行为。一旦发现红火蚁巢穴,应通知防疫部门或专业机构,及时进行杀灭处理。

如果不幸被叮咬,可以采取以下的基本处理步骤:1.先将被叮咬的部位予以冰敷处理,并以肥皂与清水清洗被叮咬的患部。2.一般可以使用含类固醇的外敷药膏或口服抗组胺药剂来缓解瘙痒与肿胀的症状,但必须在医生诊断指示下使用上述药剂。3.被叮咬后应尽量避免伤口的二次性感染,并且避免将脓疱弄破。4.若是患有过敏病史或叮咬后有较剧烈的反应,如全身性瘙痒、荨麻疹、脸部燥红肿胀、呼吸困难、胸痛、心跳加快等症状或其它特殊生理反应时,必须尽快去医疗院所就医。

故意传播、运输红火蚁都是违反法规的行为,更是违背道德的行为。这种入侵物种是必须加以消灭的,但在消灭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本地的蚂蚁和其它生态系统。一旦破坏了土生蚂蚁的栖息地就有可能造成生态位的空缺,反而有助于红火蚁的传播和发生,必须予以认真区分,尤其是区分本土蚂蚁和红火蚁。
中国有记录的子阶元 
 抱歉,没有记录。
中国未记录(或不确定)的 
 抱歉,没有记录。
Acknowledgements(致谢)
感谢陈克老师、陈乃中老师赠送图片。
References(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2019.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区名录(2019). (农办农〔2019〕12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2018.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区名录(2018). (农办农〔2018〕10号). 索引号: 07B100414201800362.

[3] 张玮, 刘桂林, 钟平生, 周善义. 2014. 罗浮山景区蚁科昆虫调查. 惠州学院学报. 34(3): 46-50.

[4] 冉浩. 2014. 蚂蚁之美.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5] 赵爽, 贾凤龙, 梁铬球, 柯云玲, 田伟金. 2009. 广东省蚂蚁种类与分布. 环境昆虫学报. 31(2): 156-161.

[6] 黄建华, 周善义. 2007. 中国蚁科昆虫名录——切叶蚁亚科(Ⅲ). 广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 25(3): 88-96.

[7] 陈乃中, 施宗伟, 马晓光. 2005. 红火蚁及其重要近似种的鉴别. 昆虫知识. 42(3): 341-345.

[8] Roeder, K. A., D. V. Roeder, and M. Kaspari. 2018. The role of temperature in competition and persistence of an invaded ant assemblage. Ecological Entomology. 43:774-781.

[9] Pitts, J.P., Camacho, G.P., Gotzek, D., McHugh, J.V., Ross, K.G. 2018. Revision of the fire ants of the Solenopisis saevissima species group (Hymenoptera: Formicidae). Proceeding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120: 308–411.

[10] Tschinkel, W.R. 2015. The architecture of subterranean ant nests: beauty and mystery underfoot. Journal of Bioeconomics 17:271–291.

[11] Palomeque, T., O. Sanllorente, X. Maside, J. Vela, P. Mora, M. I. Torres, G. Periquet, and P. Lorite. 2015.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Azteca-like mariner transposons and their host ants. Science of Nature. 102.

[12] Wetterer, J. K. 2013. Exotic spread of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Hymenoptera: Formicidae) beyond North America. Sociobiology 60:50-55.

[13] Lei, W., Yongyue, L.U., Yijuan, X.U. & Ling, Z. 2013.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Hymenoptera: Formicidae) in Mainland China. Asian Myrmecology 5, 125–137.

[14] Yongsheng Gao, Fabian Bracco, Sanqiang Zhao, Terrence Michael Caelli. 2012. An Automatic On-Site Fire Ant Screening System. IEEE Computer Society.

[15] Espadaler, X., Santamaria, S. 2012. Ecto- and Endoparasitic Fungi on Ants from the Holarctic Region. Psyche Article ID 168478, 10 pages.

[16] Wurm, Y. et al. 2011. The genome of the fire ant Solenopsis invicta. PNAS. 108(14):5679-5684.

[17] Ward, D. 2009.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d imported fire ant,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Hymenoptera: Formicidae), in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Entomologist 32: 67-75.

[18] Shattuck, S. O.; Porter, S. D.; Wojcik, D. P. 2004. Case 3069.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1972 (Insecta, Hymenoptera): proposed conservation of the specific name. Bull. Zool. Nomencl. 56: 27-30.

[19] Deyrup, M., Davis, L. & Cover, S. 2000. Exotic ants in Florida.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Entomological Society 126, 293-325.

[20] Trager, J. C. 1991. A revision of the fire ants, Solenopsis geminata group (Hymenoptera: Formicidae: Myrmicinae). J. N. Y. Entomol. Soc. 99: 141-198.

[21] Smith, D. R. 1979. Superfamily Formicoidea. Pp. 1323-1467 in: Krombein, K. V., Hurd, P. D., Smith, D. R., Burks, B. D. (eds.) Catalog of Hymenoptera in America north of Mexico. Volume 2. Apocrita (Aculeata).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

[22] Wheeler, G. C.; Wheeler, J. 1977a. Supplementary studies on ant larvae: Myrmicinae. Trans. Am. Entomol. Soc. 103: 581-602.

[23] Buren, W. F. 1972. Revisionary studies on the taxonomy of the imported fire ants. J. Ga. Entomol. Soc. 7: 1-26.

版权声明(Copyrights):本站内容版权不开放。本站对所有本站原创的内容或图片具有完全著作权及版权,对单独授权本站使用之文字、图片等内容亦有维护原作者权益之责任,以上内容未经许可,严禁下载、线下保存、转载或部分转载。如遇侵权,本站有权追责。追责按照文字按照国内新媒体通行标准¥1/字符作为基础计价,图片按照国际图库通行中图价格$150/幅作为基础计价,索赔计价为索赔时间减去盗版起始时间,每年溢价50%,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即若为3年前盗版,即为索赔基数乘以2.5)。此外,侵权人需承担诉讼费等全部维权费用。本站内容尤其严禁转载、编辑至百科类网站,针对此种侵权,本站直接向行为人索赔。并且,本站有在不对侵权人/机构通知的情况下直接通过但不限于网站、微博等媒体对其包括但不限于实名、机构名等信息进行曝光之权利。

本站除原创内容外还有部分内容来自开放版权内容和对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的引用、整理,所引用的开放版相关图片、文字已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说明;已发表学术文献已于结尾按照论文惯例标注参考文献。
  << 蚁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