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注: 图片来源:Estella Ortega/
AntWeb.org/CC-BY-SA-3.0
头卵圆形,在复眼之后缩窄。上颚狭长,端部弯而尖。唇基三角形,端部平截,具中央纵脊。触角柄节1/3以上超过后头缘;鞭节第2节长为第1节的2倍以上。复眼大,稍凸。前胸背板宽,稍凸;中胸背板向后降低;并胸腹节斜面近平截。结节顶端钝圆,后面平直,高约为前面的2倍,长约为宽的2倍。腹柄下突小。后腹部长卵形,基2节间缢缩明显。螫针发达。
上颚具稀疏刻点;唇基和头部两额脊之间具细纵刻纹;头部复眼之前具细密刻点。并胸腹节侧面基部具少许纵刻纹,斜面具细横刻纹;体其余部分光亮。立毛色浅,稀疏,仅在后腹部末端较密。茸毛仅存在于触角和足跗节。体黑色,在一定光线下可见蓝紫色光泽。上颚、触角鞭节、足胫跗节栗红色。后腹部术端褐黄色。
Distribution(分布)
中国福建、台湾(鹅銮鼻)、广西(桂林、梧州、钦州、防城)、广东(广州、惠东、始兴)、湖南(通道、怀化)、贵州(梵净山)、云南(西双版纳);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
中国有记录的子阶元
抱歉,没有记录。
中国未记录(或不确定)的
抱歉,没有记录。
References(参考文献)
[1] 寺山守.台湾产针蚁亚科目录(膜翅目: 蚁科).桐朋学园女子部研究纪要.1990.4:25-49.
[2] 周梁镒.寺山守.台湾昆虫名录——膜翅目: 细腰亚目: 蚁科. 中华昆虫.1991.11(1):75-84.
[3] 唐觉.李参.中国经济昆虫志第47册膜翅目蚁科(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4] 周善义.广西蚂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赵爽.贾凤龙.梁铬球.柯云玲.田伟金.广东省蚂蚁种类与分布.环境昆虫学报.2009.31(2):156-161.
[6] Chapman.Capco.Check list of the ants(Hymenoptera: Formicidae) of Asia.Manila:Bureau Of Printing.1951.
[7] 徐正会.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
[8] 林宗岐.吴文哲.台湾蚂蚁相(膜翅目:蚁科),并附亚科与属检索表.台湾博物馆年刊.2003.46:5-69.
[9] 黄建华.湖南省蚁科昆虫(膜翅目)的区系和分类研究.博士毕业论文.西南农业大学.2005.
[10] 周善义.蚁科.579-589.李子忠.金道超编著.梵净山景观昆虫.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
[11] 周善义, 冉浩. 2010. 中国蚂蚁名录:猛蚁型亚科群(膜翅目:蚁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4): 101-113.
版权声明(Copyrights):本站内容版权不开放。本站对所有本站原创的内容或图片具有完全著作权及版权,对单独授权本站使用之文字、图片等内容亦有维护原作者权益之责任,以上内容未经许可,严禁下载、线下保存、转载或部分转载。如遇侵权,本站有权追责。追责按照文字按照国内新媒体通行标准¥1/字符作为基础计价,图片按照国际图库通行中图价格$150/幅作为基础计价,索赔计价为索赔时间减去盗版起始时间,每年溢价50%,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即若为3年前盗版,即为索赔基数乘以2.5)。此外,侵权人需承担诉讼费等全部维权费用。本站内容尤其严禁转载、编辑至百科类网站,针对此种侵权,本站直接向行为人索赔。并且,本站有在不对侵权人/机构通知的情况下直接通过但不限于网站、微博等媒体对其包括但不限于实名、机构名等信息进行曝光之权利。
本站除原创内容外还有部分内容来自开放版权内容和对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的引用、整理,所引用的开放版相关图片、文字已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说明;已发表学术文献已于结尾按照论文惯例标注参考文献。